3月信贷数据无论从总量还是结构上都能称得上史上最强:总量上,3.89万亿元的信贷和5.38万亿元的社融均刷新同期历史记录;结构上,除了一直亮眼的企业贷款外, 居民似乎突然 “回心转意”、开始借钱了——无论短贷还是中长贷均创下历史同期最高,超过了 2020年3月;期限上也没有出现票据冲量的情况。
第一季度信贷总量同比多增2.27万亿元,靠前发力明显,意味着后续投放在“量”与“节奏”上需做出选择,若2023年维持信贷总量增长适度,则二季度及下半年需压缩量的空间;而若想控制信贷投放节奏平与稳(第一季度占全年比例与2022年持平),就意味着 2023年信贷存量破增速突破12.5%。
一季度居民短贷同比多增5710亿元,其中3月贡献近一半增加值,主要得益于服务业消费景气的上升,但3月新增量的“历史新高”与车市偏缓修复以及3月通胀回落的直觉违背,可能有两方面原因:一是居民出行增多提振消费贷款,二是存在利率套利行为(借低息贷款还高息房贷),导致短贷冲量。接下来需关注线下经济的活跃性来检验短贷质量能否延续强势。
一季度企业贷款是信贷最大支撑,3月企业中长贷延续同比多增,一季度累计同比多增 27300亿元,“天量”数据的背后存在隐忧:一方面体现经济复苏初期制造业与基建投资的靠前发力仍有必要,另一方面3月企业中长期存款高增,结合3月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飙升,企业中长贷资金可能存在空转风险。
3月M1增速从5.8%回落至5.1%,反映货币活化度的M1-M2,维持弱势,从上个月的-7.1%回落至-7.6%。货币向信用的转化不显著,广义货币流动性是宽松的,或者说信贷门槛是低的,但居民和实体的加杠杆意愿不算强。
最近几个月的CPI,处在低位持续下行趋势之中。如果名义利率不变,则意味着实际利率出现了上行。从历史过往看的话,实际利率算是个滞后指标。通常在经济相对疲弱需要刺激的阶段,实际利率会先出现下行。
在CPI处于下行趋势中的时候,需要名义利率下行才能带动实际利率下行,因此这里降息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大了。且想要刺激需求回升,可能降息一次是不够的,或许至少需要两次降息,才能有效提升需求。
对于4月行情,我们仍然保持积极乐观,短期成长股科技股出现分化,五一长假前可关注旅游消费类行业机会。
北向资金方面,配置盘近两周流入持平,配置盘角度看北向并未出现大幅流出。结构来看,上周配置盘继续流入与宏观经济相关性较大的周期、消费板块,主要包括食品饮料(9.81亿)、汽车(3.98亿)、机械(3.25亿),此外配置盘抄底电新行业,大幅流入12.84亿。
***
重要声明:本资料仅为帮助投资者了解古曲投资使用,不构成古曲投资产品的任何宣传推介材料或任何法律文件。未经古曲投资书面许可,任何人不得转发或以任何形式使用本资料。如有侵权,古曲投资将采取法律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