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市场整体情况
(一)主要股指情况
10月第二周A股全市场成交额日均16,680亿,环比上周有所下降。10月第二周各指数普涨,其中科创50和创业板指数涨幅最大。
从估值分位数角度看,电子、非银、建材等处于历史高位;纺织服装、食品饮料、机械等处于低位。
(二)整体估值分位数
各指数过去十年估值分位数来看,估值分位数回升。
二、行业情况复盘
10月第二周,板块以上涨为主。其中,计算机、国防军工和电子板块表现较好,涨幅分别为+11.15%、+9.01%、+8.64%。回调较多的板块为食品饮料、石油石化和煤炭板块,跌幅分别为-3.21%、-1.61%、-0.97%。
从估值分位数角度看,电子、非银、建材等处于历史高位;纺织服装、食品饮料、机械等处于低位。
三、本周重大事件
(一)10月18日,据报道,证监会已向20家券商、基金公司下发《关于做好证券、基金、保险公司互换便利(SFISF)相关工作的通知》
通知要求,证券公司参与互换便利相关融资资金的投资,应当按照“专款专用 封闭管理”的原则,通过向证券交易所备案的专用账户开展自营投资和做市交易,确保资金投向符合政策要求。相关融资资金可部分用于对冲互换便利方向性投资的市场风险,原则上不得超过融资资金规模的10%。
(二)10月18日,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、中国证监会发布《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》
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,年利率1.75%,期限1年,可视情况展期。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。国家开发银行、政策性银行、国有商业银行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、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按政策规定,发放贷款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和增持。
(三)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,初步核算,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4.8%
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57733亿元,同比增长3.4%;第二产业增加值361362亿元,增长5.4%;第三产业增加值530651亿元,增长4.7%。分季度看,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.3%,二季度增长4.7%,三季度增长4.6%。从环比看,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.9%。
(四)2024年10月14日,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于在上海举行防止行业“内卷式”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
各位企业家及代表就“强化行业自律,防止‘内卷式’恶性竞争,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,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”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,并达成共识。
(五)10月14日,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最新社融数据
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.02万亿元,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3.61万亿元,同比增长8.1%;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.66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少3.68万亿元;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%。具体到9月,人民币贷款增加1.59万亿元,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.76万亿元。
四、核心观点
国内来看,9月份社融数据来看,增长仍主要由政府债与票据融资拉动,而企业和居民贷款均同比少增,显示实体经济的自发性融资需求仍偏弱。M1M2剪刀差进一步拉大,居民端需求回暖,将有望提振消费及控制地产风险;企业端焦点仍是“花钱意愿”而非贷款意愿。
国外来看,美国9月CPI同比2.4%,前值2.5%;环比0.2%,持平前值。核心CPI同比3.3%,前值3.2%;环比0.3%,持平前值。市场预期美联储大概率在11月和12月继续降息,但降息幅度有所下降。
从交易端观察,本周市场波动率提高,出现部分分歧。我们认为后续市场流动性将保持充裕,我们对后续财政政策保持密切关注。
重点关注几大方向:1)硬科技领域,国产替代以及“卡脖子”环节的技术突破;2)非银金融板块,例如券商等受益于市场活跃。